恭喜您已获得周年庆活动优惠资格!
您的专属客服经理即将联系您
请保持通话畅通
1、项目背景 1.1、山洪背景 1.1.1自然地理情况 (略) 县隶属 (略) 省 (略) 市,是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 (略) , (略) 县总面积2828.2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2010年)。辖1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 (略) 县属温带大 * 性季风气候,年均温7.1~9.5℃,年均降水量730.6毫米。 (略) 县境内有浑河、 (略) 及其支流北 (略) 、十里河、马峰河、戈西河、小浑河等20条河流,总长310.54公里。葠窝、银匠、古树子、甜水峪水库分布其间。 (略) 北温带,属大 * 性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两季多刮东南风、西北风,雨水较少,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和而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7.6℃,年均降雨量644.5毫米, (略) 较少,西部偏多。年蒸发量为1627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64天,最大冻结层深1.1米。春寒、水灾、风灾、早霜、旱灾、雹灾等时有发生。 1.2、非工程措施维护的必要性 县区作为山洪灾害防治县区的最前沿,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担负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将水情、雨情、工情等重要防汛信息上传至县 (略) 的任务。目前 (略) 县已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在运用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已建项目同样面临需要管护和维修的问题,为了保证已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 (略) 和长效发挥效益,应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开展对已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维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水平。 1.3、主要内容及参考资料 1.3.1主要内容 1.3.1.1山洪灾害防治非 (略) 维护包括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群测群 (略) 、维护和看管等。 1.3.1.2自动监测系统包 (略) 、 (略) 、自动视频/ (略) (略) 理等。 1.3.1.3监测预警平台包括通信系统、网络互联、网络安全、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视频会议系统、软件系统、短信预警设备、通信信道租赁、基础环境等。 1.3.1.4群测群防体系包括责任制体系、无线预警广播系统。简 (略) 、简 (略) 、预警发布、防御预案修订、宣传、培训和演练等。 1.3.2参考资料 ?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国家防汛 (略) 办公室,2010 年。 ? 《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国家防汛 (略) 办公室,2012 年。 ?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技术要求》,国家防汛 (略) 办公室,2013 年。 ?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中华人民 (略) ,2014 年。 ?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 (略) ,2014 年。 ? 《山洪灾害防治非 (略) 维护指南》国家防汛 (略) 办公室、 (略) 农业司,2015年 |
||||
(略) 属类型 |
设备名称 |
|
数量 |
技术要求 |
自动监测系统 |
(略) |
|
6 |
(略) 是指在选定 (略) 使用雨量计(人工或自记)进行降水量观 (略) 。降水量包括降雨、降雪、降雹的水量。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从大气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和固体降水(雪、雹)在地平面上积累的水层深度。降水量单位以mm表示。 (略) 主要由翻斗式雨量计、遥测终端机、传输模块、充电控制器、太阳能板、蓄电池等组成。由翻斗式雨量计采集雨量信息,遥测终端机通过翻斗式雨量计获取雨量信息并通过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 (略) , (略) 对 (略) 统计分析,如果发现雨量危险则发送雨量报警信息,提示相关人员对警示区域给予重视,及时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 (略) 采用太阳能和电池的供电方式,内置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保护电池的过充和过放。 (略) 基本构成 (略) 由雨量计、RTU、太阳能供电系统等设备组成。 自动监测系统通过 GPRS/GSM、超短波、卫星等方式实现自动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 自动 (略) 维护任务:委托专人看管,防止遭受人为破坏;清理积在雨量器承雨器中的杂物以及水位测井进水口的水草、淤沙;维护系统的工作环境;定期校核水位、雨量等数据准确度;定期和不 (略) (略) (略) 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和排除故障等。 |
自动监测系统 |
(略) |
|
3 |
自 (略) 点为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实现水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 自 (略) 需支持定时自报式、自报—确认、查询—应答相结合的遥测方式和增量加报的工作体制,且能够实现一发多收的方式同时传输至县级防办 (略) 监测预警平台。 水准接测: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引测,条件不具备时从国家三等水准点引测,基面为黄海基面,符合国家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水准点设置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 (略) ,水准点应用埋设水准点标石,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应符合国家标准《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的规定。 一、集中配置与测试:现场安装之前,集中对RTU作统一配置,连接雨量、水 (略) 模拟数据采集与数据通信测试, (略) 文件提出的如下技术要求: 1、自 (略) 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8~10m; 分辨率: 1cm,精度:±0.25%F·s; 测量误差:95%测点的允许误差±2cm,99%测点的允许误差±3cm 环境条件:工作温度-30℃~+50℃,工作湿度<95%(40℃) 可靠性指标:MTBF≥25000小时 供电电源: (略) 采用太阳能浮充,密封免维护酸性蓄电池供电,连续阴雨一个月以内可正常工作。 保护措施:可防间接感应雷电、强风、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保 (略) 能在野外无人值守、有人看管(防盗、防人为破坏)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可靠性: MTBF大于25000h。 扩充性:系统的软、硬件均留有扩展接口功能, (略) (略) (略) 扩展; (略) (略) 站点扩展;以 (略) 点的遥测终端连接传感器种类、数量的扩展 2、自 (略) 通讯技术: ①.工作体制的选择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同时还具备系统监控功能; ②.通信信道采用GPRS,测站数据一发多收的方式同时传输至县级防办 (略) 监测预警平台。 ③.传输系统的误码率、月平均通率、电路的衰落储备和外噪声恶化量等质量指标均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设计规定》 DL/T *** 的要求; ④.通信方式、系统 (略) 在20分钟内收集齐整个系统水情数据的总体要求。 3、自 (略) 功能描述: (略) 工作在微功耗值守状态(12vDC/0.1mA)。 (略) 按设定的采样周期时间采集水位数据,当水位发生一定的变化后, (略) 发送最新水位信息。 (略) 定时采集水位传感器的数据,无论数据有无变化, (略) 发送水位信息。 (略) (略) 人工观测水位数据,用人工置数的方式,将观测数据、观测时间、数据类型 (略) 站,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 (略) (略) 号、水位高程、采样时间、报平安时间、传感器 (略) 参数, (略) (略) 动态测试。 (略) 指令,实时采集 (略) 站发送。 |
自动监测系统 |
(略) |
|
8 |
1.设备整体要求 (1)区 (略) 设备必须具 (略) 颁发的设备使用许可证(在有效期内),且 (略) 协议供货的型号,实时观测 (略) 上传。 (2)工作环境:工作温度-50℃~ 50℃,相对湿度0~100%。可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不腐蚀,不生锈。 (3)设备应能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 (略) 时间大于5000小时 (4)具有良好的防雷功能 2.采集器技术要求 (1)采集器具备时钟校准、数据重新下载、数据重新发送功能。 采集器的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7天的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和每分钟观测数据。 (2)区 (略) 数据 (略) 站的最高频次应能达到每分钟1次; (略) 和国 (略) 能够根据需要发布1分钟、5分钟、10分钟或30分钟的实时加密上传指令,各站应能够响应、完成加密上传任务。 (3)数据采集器的数据采样速率及算法必须符 (略)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 (4)可显示、主动发送电源电压、端口工作状态信息; (5)接口可扩展,在需要时可增加对其它气象要素的观测功能。 |
群测群防体系 |
(略) |
|
68 |
简 (略) 信息采集设备设施配置如下: (1) (略) 按照《降水量观测规范》规定主要配置简易雨量观测器、砼基座、室内报警器。 (2)为直观和方便地观测雨量,在承水器皿外标注区域内预警雨量值。简易雨量计由室外翻斗式雨量计和室内报警器组成,安装方式采用分体安装,带有声光报警(声音报警、灯光闪烁报警),能与广播预警终端设备连接组成雨 (略) 。 报警器具有四时段降雨量(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每时段降雨量三级声光语音报警。 显示方式及内容: 液晶双排汉字 (略) 次降雨量信息、告警信息、告警指标信息,可屏显查询雨量告警历史记录的发生时间、告警降雨时段、告警雨量值、告警级别信息,雨量告警时能直观告知用户预警级别,可查询显示1~24小时任意时段对应降雨量,屏显具有适合夜间查看的背景光功能。 群测 (略) 维护任务:看护管理简易监测预警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保养和检修等。 |
监测预警平台 |
软件平台(软件投定额*8%) |
|
1 |
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模式按县级、地市级、省级三级平台建设,以县级为主,地市级及县级为辅。县级平台主要完成数据汇集、信息服务、信息上传、决策及预警发布等,省级和地市级平台除了完 (略) 级平台的基本功能外, (略) 辖区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必要时,省级或地市级也可以向县级平台发布预警信息。 总体 (略) 示: 网络安全 (略) 络系统是一个以TCP/IP为核 (略) 络体系结构。 (略) 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每时每刻可能遭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入侵和攻击,这些攻击将会给应用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 (略) 络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需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安全防御框架, (略) 络的安全。 网络安全 (略) (略) 的安全、服务器和数据的安全。 (略) 络系统管理工具外,本次建设主要考 (略) 络安全技术: 1.防火墙技术。利用隔离控制技术, (略) (略) 网络之间设置屏障, (略) 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2.入侵检测技术。采用实时的入侵 (略) 记录证据,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跟踪和恢复、 (略) 络连接等。 3. (略) 的安全。采用认证、授权、用户注册和VLAN技术。 4.服务器的安全。利用操 (略) 带有的安全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对重要的服务器启动审计功能。 5.数据的安全。 (略) 信息交换时,采用信息加密和信息确认的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安全。同时还需考虑数据备份的措施。 6.配备防病毒软件。要求能杀 (略) 有病毒,且更新速度要快。 数据库系统建设 预警平台数据库系统是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实时水雨情数据库、预报预警成果以及气象数据库、工情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和超文本数据库等,以实现数据信息与服务共享的要求;为系统维护管理、信息查询与服务、预报决策与预警提供管理与决策数据信息。 监测 (略) 维护内容:软件安装、修复、功能性测试,系统性测试,功能性升级,资料数据更新。 |
监测预警平台 |
机房维护 |
路由设备 |
1 |
|
交换机设备 |
1 |
|||
服务器 |
1 |
|||
UPS |
1 |
|||
蓄电池 |
1 |
|||
异地维护 |
汽车里程费(双程)按里程×2×2.4收取, (略) 点的分布情况,里程平均按40公里计算。 |
|
110 |
|
GPRS通信终端 |
含一年费用 |
|
35 |
|
服务内容 1、每年汛前、后各一次设备维护,保养。汛期故障排查、修复。 2、汛前:每年 (略) 汛前维护,包括雨量筒淤泥、杂草清理,翻斗检查,RTU及线路检查,及摘掉余量筒的过冬防护罩。对视频会议系统汛前联调,对预警广播的线路检查、机器上电、试声等工作。 3、软件维护,包括数据库资料更新,及乡镇防汛人员变动,人员从新录入。 4、每年10月下旬,进行讯后维护,主要是清理及过冬防护,雨量设备外套塑料薄膜等。 5、汛期做到有人在 (略) 县,发现问题2小时内到达 (略) ,8小时内解决问题。 6. 配合 (略) 完成山洪监测系统常规检查与维护工作,并形成检查维护记录备案。。 7. 了解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情况,建立 (略) 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雨水情监测设备档案。 8、汛期保障设备正常使用,如没有解决,可无限次下去检查维护。 9. 每年汛期结束前推荐采购备品备件以达到下一年维修更换及时。 10. (略) 上报的山洪监测系统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
|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
相关单位